2019年同志無血緣收養懶人包

2020/01/01   2441   收養

你知道現行法規中單身同志是可以收養無血緣孩子的嗎?但,同志伴侶卻無法一起共同收養。

你知道台灣一年有近300位兒童,透過收養程序找到愛他/她的家人嗎?你知道已有同志朋友透過專業收出養機構,合法收養小孩了嗎?如果你是想要成為家長、願意給孩子一個家的同志,這是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針對同婚法案通過後,打造專屬給你的同志收養懶人包!

我可以但我們不行.jpg法律身分差異表.jpg

我可以

同婚法案通過前,由於同性伴侶間無法建立法律關係,因此不論單身與否,同志僅能使用單身身份向收出養媒合機構提出收養申請;但有伴侶者,需邀請伴侶一同參與機構的評估及課程。

但我們不行

同婚法案通過後,法律上單身同志仍可向收出養媒合機構提出收養申請;若已登記結婚的同志伴侶,則受限於同婚法案目前仍排除無血緣共同收養的權利,因此將無法提出收養申請。

若完成收養程序後,與同性伴侶登記結婚者,因同婚法案僅允許同性配偶收養其【親生】子女,因此無血緣的收養子女,將無法與其配偶建立法律上的親子關係。

什麼是收養.jpg

收養又稱領養。意義是使兒童覓得一個永久家庭,同時也為收養家長覓得子女。

收養是為了孩子.jpg

收養是在幫孩子找一個合適的家,而不是在幫大人挑一個想要的孩子。也因為如此,申請收養不必然就會擁有孩子,是需要接受評估的。

收養條件.jpg

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申請收養,但請先想清楚你的收養動機,以及為養育小孩的準備。收養要件,請參考:http://www.adoptinfo.org.tw/adoption.aspx

而同婚法案目前對無血緣收養的限制(同志伴侶無法共同收養),我們將持續透過行政訴訟及運動倡議,為同志收養家庭爭取該有的權益與法律完整保障。

同志收養成功.jpg

目前已有同志成功收養,也有同志正在申請收養流程中。

伴侶收養限制.jpg

同婚法案通過前,伴侶雙方無法律關係,不得共同收養。


同婚法案通過後,因排除了同志伴侶共同收養無血緣子女,因此僅能在未婚的狀況下,由其中一人提出收養申請。

收養流程.jpg

基於兒童最佳利益,收養申請人需要通過「收養資格審查會」的評估後,才會正式成為合格收養人,進行下一步的媒親配對。若收養人對兒童有較多的期待(例如特定性別、年齡、生父母健康狀況等),媒親相對較困難時,收養流程相對會需要更長時間。

收養準備_同志身分與汙名因應.jpg

為什麼認同同志身分,對收養小孩是重要的?

1.研究指出,當同志家長可以開放與孩子討論同志身份時,孩子也可以正向地看待自己的家庭結構,並獲得支持感。

2.當同志家長知道如何因應歧視,就可以教小孩如何回應。更重要的是,因為家庭的態度是可以開放討論同志議題的,孩子遇到歧視,可以安心在家說出自己遇到的困難,不需要獨自面對,可以得到家長的幫助及支持。


原生家庭支持.jpg

基於兒童最佳利益,當原生家庭未來可能會接觸孩子,或幫忙照顧孩子,收養孩子的決定獲得原生家庭支持與接納是很重要的。


伴侶共識.jpg

在同婚法案排除共同收養的情況下,同志伴侶申請收養,雖然只有其中一人成為合法的家長,但因伴侶也是孩子未來的重要照顧者,基於兒童最佳利益,收養媒合機構往往會邀請伴侶接受評估及參加課程。


三方信賴.jpg

在整個收養申請歷程中,收養人、收養機構、出養方三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為孩子準備一個合適且長久的家,過程中三方彼此坦誠需求、充分溝通想法是很重要的,才能夠減少收養過程中的阻礙。

收養申請過程中,收養人須接受收養機構及法院端評估,部分收養人在被評估的過程中,感受到許多壓力,以及困惑自己的同志身份是否成為了收養的阻礙、是否被歧視?鼓勵收養人將心中的困惑及擔憂,與收養機構充分溝通,以建立互信的關係,或透過同家會及熱線的諮詢服務,來陪伴您一同度過這段歷程。

收養費用.jpg

各家機構費用不同,繳交的費用主要是用來支付專業人事與行政管理費,孩子的安置、醫療、生活費等。各收養媒合機構服務內容、對收養人規定、收費等資訊,請參考  http://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416&pid=2662


出櫃.jpg

向媒合機構出櫃,雖然也有可能受到歧視或偏見的影響,但其實有以下的好處:

1. 有利於收養評估:

   (1)  收養評估過程,強調真誠、開放態度,若收養申請人一直隱藏著同志身分,敏感的社工人員可能會有所察覺或困惑,反而誤解收養人不夠真誠。
   (2)  若有伴侶,伴侶將是有利的資源(多一個人可以照顧孩子),有利於收養評估。


2. 有利於兒童成長、家庭獲得資源:

   (1)  透過社工的評估會談,收養申請人可以檢視自己的準備度,以及整理同志身分對自己的影響、自己有哪些因應歧視的策略。
   (2)  社工得知你的同志身分,可協助連結相關同志家庭的資源,例如認識其他同志收養人、同志家庭等,並且提供更適切的服務

了解更多.jpg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網站:
http://www.lgbtfamily.org.tw/
信箱:[email protected]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承辦)
網站:
http://www.adoptinfo.org.tw/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網站:
https://hotline.org.tw
信箱:[email protected]

其他相關部落格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

共同書寫台灣同志家庭文化、推廣同志家庭社會能見度,促進各地區同志家庭交流,創造互助資源網絡。

成為家慧之友 or 聯絡我們